yjk基础答疑综合分类
2016年7月
目 录
(一)导出dwg图
(二)沉降与位移
(三)用户错误概念----土桩刚度越大沉降越小
(四)平筏沉降突变——锯齿状沉降如何产生的
(五)桩筏沉降突变如何产生的
(六)沉降计算书
(七)基础配筋弯矩方向
(八)yjk的筏板配筋比pkpm小
(九)筏板可否配置中间层钢筋
(十)基础的裂缝计算(地基梁、筏板、防水板)
(十一)基础配筋查看
(十二)筏板配筋方向修改
(十三)防水板计算结果查询
(十四)防水板对独基¥承台影响如何体现例题
(十五)计算书的弯矩为什么与柱底显示不同
(十六)桩顶附加荷载
(十七)基础的截面信息
(十八)砌体结果中显示的轴力与基础不一致
【基础计算结果输出】右下角图标可以导出dwg图,但是注意选择低于您所用的版本号,否则文字会乱码:
。
也可以用左上角的另存为导出当前图。
在 设计结果/批量输出图形结果/参数设置 中来设置默认输出的dwg和pdf的版本号
yjk明确了“沉降”和“位移”的区别。
沉降:按分层总和法计算。在节点位移得到后,计算基底压力,再计算附加压力,再分层总和计算沉降。节点位移和沉降在我们软件是不同的。
位移:按有限单元法计算。平板式筏板,对应jccad的沉降结果,实际是板的位移(或者弹性变形)是jccad没有做后面的工作:节点位移--》得到基底压力-》按规范计算沉降。
1、沉降试算确定初始桩刚度和基床反力系数;
2、总刚度方程有限元求解δ; kδ=f (δ板的弹性位移或变形,不是沉降s);
3、节点位移换算成桩、土等效弹簧的变形量,得到桩顶荷载(桩反力)和基底压力;
4、已知桩顶附加荷载和基底附加压力,计算沉降,如果没有选择二次计算,作为最终沉降计算结果。
土桩刚度:指基床系数和桩刚度。
实际应该是土刚度越大位移(板的弹性变形)越小,这里要好好了解上面讲的沉降和位移的区别。
总刚度矩阵: kδ=f (δ板的弹性位移或变形)
沉降在节点位移得到后,计算基底压力,在计算附加压力,再分层总和计算沉降。
在不调整压缩模量e的情况下,正确观点:土刚度越大位移(板的弹性变形)越小,对应点的基底压力(桩反力)越大,附加压力越大,沉降越大。
通常观点认为:基床系数是反映该土的刚度,那基床系数大了,也是就压缩模量大,沉降变小才对,这是在同时调整压缩模量e和基床系数的情况,而软件应用中,用户通常只调整基床系数,就不能得到这样的结论。
相邻单元沉降差值很大,基本是地质资料产生的,可以选择【基础沉降】菜单的然后查看单元计算书
,得到如下结果:
两孔点对应的地质资料出现问题,相应位置的孔点e=25厚度可能是0值。
首先,地质资料在不同点,需三角化,每个桩点地质资料不同,或者附加应力不同。基础沉降计算书判定:桩基规范p56 (5.5.15)条。
5m沉降计算书如下:
满足(5.5.15)!
12m沉降计算书如下:
不满足(5.5.15)!
于是还要继续计算下去,结果遇到土层压缩模量突变,产生沉降突变。
【文本结果】中的沉降计算书是将整个筏板作为一个单独基础按照分层总和法计算,而【沉降】菜单是各个小单元的沉降计算过程,考虑到基础尺寸与相邻荷载影响等不同,两者大多数是不一致的。
单元沉降计算书操作步骤如下:
1、选择;2、选择红线的两项
;3、选择
;4、选择单元会生成单元沉降计算书。
桩沉降计算书操作步骤如下:1、选择;2、选择
;3、选择桩
筏板、独立基础、承台的配筋弯矩mx和my,不同于柱底弯矩方向。
法向为x向的截面上,弯矩为mx,mx用于计算x向的配筋。
法向为y向的截面上,弯矩为my,my用于计算y向的配筋。
1
yjk筏板配筋比pkpm小的原因有两个
1、网格划分,以四边形为主,基本没有畸形单元。
以下是实际工程中,筏板的网格划分效果:
2、配筋弯矩的取值
pkpm的有限元计算是八节点单元,每个单元有九个高斯积分点,最终得到弯矩处理方式如下,单元(1)y向最大弯矩为1839,最终配筋取的就是这个最大值。但是这个值不进行磨平处理显然是偏大的,如图中的蓝色区域,四个单元的交点配筋弯矩相差非常大分别为1839,1851,344,384。
yjk的有限元计算是四节点单元,每个单元有四个高斯积分点,最终得到弯矩处理到单元的四个角点位置,如图中的蓝色区域,点计算弯矩最终为m1=(1839 1851 344 384)/4。而每个单元最终配筋是根据四节点的(m1 m2 m3 m4)的平均弯矩完成的。如果需要用最大值配筋max(m1,m2,m3,m4),1.5版本通过控制。
1.4版本可以在【生成数据】后,输入命令basedraw_raftpeijinpara,弹出如下对话框,采用如下选择关闭默认的集中荷载处理方式,再【计算分析】即可实现:
【基础计算及结果输出】模块中,只输出顶、底配筋。
【基础施工图】模块中,对于厚度超过2m的筏板,会按构造要求配置中间层钢筋。
在【基础施工图】模块中,采用的考虑水浮力的标准组合。
显示所有荷载基本组合计算的最大弯矩对应的配筋结果。具体内容见技术条件。
各类形式基础显示的配筋格式不同,分别为:
地基梁:每根地基梁的纵筋、箍筋计算结果,纵筋输出上筋、下筋的左端、跨中、右端各3个值,格式和上部结构梁配筋格式相同;
独立基础:每个基础输出2个值,分别为底部的x向和y向配筋结果,其颜色采用和独立基础相同的绿色显示;二阶独立基础计算是等效计算宽度b0=断面面积/h0,等效的换算高度计算按地基规范2011的8.2.12执行,其中程序h0=基础高度-保护层厚度-10。
桩基承台:每个基础输出2个值,分别为底部的x向和y向配筋结果,其颜色采用和桩承台相同的橙黄色显示;
拉梁:每根地基梁上纵筋、箍筋计算结果,格式和上部结构梁配筋格式相同;
对于筏板基础,配筋显示内容有:
(1)柱下的筏板底部筋:输出2个数,表示x、y两个方向的值;该钢筋是柱下筏板局部补强钢筋的设计依据,如果柱下布置了柱墩,该钢筋是柱墩下部钢筋的设计依据;
(2)房间中部配筋:输出4个数,分2组写出,分别为x向的顶筋、底筋和y向的顶筋、底筋,每组第1个数是顶筋。这4个数是房间范围内各个单元的最大值(不包括支座,1.3.0.1版本以前包括支座)。
房间可由多种元素形成,首先由墙、地梁围成,在没有布置墙和地梁的位置可由网格线围成。房间中部配筋是布置筏板上下贯通钢筋的主要依据;
这里的房间包括了边界支座(默认支座长度取“按等效跨度比例0.333”,在高级选项中设定)外的所有单元,不是跨中的配筋弯矩。
(3)墙底钢筋:输出1个数,为墙下筏板底部垂直于墙方向的钢筋;是布置墙下非贯通筋的依据;
(4)地基梁位置钢筋:输出2个数,分别为垂直于地梁的顶部和底部钢筋;其中垂直于地梁的底部钢筋是布置地梁下非贯通筋的依据;
当地基梁是倒t形的,所以要算垂直地基梁的方向的配筋。这个是按悬臂梁算的,如上图的[7]。
在建地基梁的时候,在使用无板延伸后出来的配筋与创建新节点建挑板的配筋是不一样的,是因为按8等分原则取正截面,梁延伸时,柱底下不一定就是正截面。
网格线间地基梁配筋分段显示还是合并为一段显示,有个控制开关,在右下角倒数第二个,(包括悬臂梁)举例如下:
(5)网格线位置钢筋:输出4个数,分2组写出,分别为网格线方向的顶筋、底筋和垂直于网格方向的顶筋、底筋。其中垂直于网格方向的底筋是布置筏板底部局部加强筋的依据;
以上所述中的x、y方向为整体坐标系下的方向,该方向可以在右侧菜单中的“配筋方向”